上了初中后,学习节奏就不一样了。
除了期中期末,又多了一场月考。
国庆假期结束后,第一次月考就要来了。
不少孩子还没建立起自己的复习节奏,一提到考试就心里发慌。
作为家长,我们总想伸手帮一把,可具体从哪儿帮起?怎么帮才不添乱?
有个方法值得一试!
《人民日报》曾推荐过复习五步法,思路清晰、操作简单,特别适合刚开始适应初中考试节奏的孩子。
考前按这五步来,不是简单临时抱佛脚,而是有章法地梳理知识、查漏补缺。
更重要的是,它能帮孩子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,从怕考试变成会备考。
第一步:想,闭眼过电影
展开剩余79%不必急着翻书,而是闭上眼睛,尝试回想,这一科一个月都学了什么。
比如数学课我们学了全等三角形,它的性质、判定方法、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等。
语文讲了《三峡》,背诵、默写、重要实词、新闻.....
就像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,把学过的知识点一帧帧重现。
这个过程只需要十几分钟,却能帮助孩子构建知识框架。
刚开始孩子可能会觉得想不起来什么,这很正常。
可以从具体场景入手:“想想数学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什么?”“语文老师重点讲解了哪段古文?”
具象化的回忆会更容易回忆起相关知识点。
第二步:查,找漏洞,对症下药
回想过程中,孩子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清晰如昨,有些却模糊不清。这正是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!
能清晰想起来的内容,其实已经在大脑中复习了一遍。
而那些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部分,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漏洞。
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掌握程度,绿色代表熟练掌握,黄色代表有点模糊,红色代表完全想不起来。
这样一眼就能看出薄弱环节在哪里。
第三步:看,有的放矢,重点突破
有了前面的漏洞清单,接下来的复习就更有针对性了。
回归课本,看笔记,专门看那些回忆不起来的内容。
当然,学科不同,复习策略也应不同。
比如语文,孩子的课外老师就特别用心,每次考试都会整理一份知识点清单。这份清单简直就是备考宝典。
我会把它打印出来,让孩子对照着查漏。
如果你发现孩子某科比较薄弱,不妨关注一下科任老师是否有提供类似的复习资料。
这些资源都是老师们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,针对性特别强。
需要7、8年级语文月考知识点清单的可以私信我领取资料。
第四步:写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
看懂了不代表真正掌握,写下来才是自己的。
对于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重难点,用自己的话整理,写出来,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下来。
数学可以标注适用条件和常见错误;语文古文,不仅要默写原文,还要注释重点字词和翻译。
做记号也很重要。
用不同的符号表示重点、难点和疑点,这样总复习的时候,就能快速定位,着重复习重点内容。
第五步:说,当小老师,真正理解
最后一步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,却也是最有效的。
用费曼学习法,让孩子当小老师,把学到的知识复述出来。
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,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。
人民日报这套五步复习法看似简单,贵在实践和坚持。
刚开始孩子可能会觉得多此一举,但真正实践后,就会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好用。
通过回想、查漏、重点复习、整理记录和复述讲解,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。
好的学习方法不在于多复杂,而在于是否适合孩子并能坚持执行。
这次月考,正是尝试新方法的好时机。
一起实践,帮助孩子轻松备考,自信上场!
发布于:北京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