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在全球范围内,除了中国以外,海外华人群体的数量已经超过数千万,这在中国国内是常识。而与此同时,印度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,与中国并列为全球人口大国。印度移民的现象同样广泛存在,尤其是在印度曾经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下,印度曾大量有组织地将人口移民到不同大洲的各国,甚至在某些国家,印度裔人口已经占据了该国的主导地位。那么,印度的海外移民历史到底如何?如今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?在各国,他们的影响力又有多大?
事实上,印度各个族群的海外移民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东南亚地区就已经有多个印度教国家出现,这些国家包括历史上中国古籍有记载的扶南、真腊、狼牙修、占婆和高棉等,位于今天柬埔寨、马来半岛和越南南部的印度教政权。这些政权的建立,和当时有大量来自印度的僧侣、贵族及平民移居到这些地区密切相关。因此,印度教的传播与这些早期的移民群体密不可分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印度教政权逐渐被支持佛教等宗教的政权所取代,并在公元15世纪后逐渐消失。当地的印度后裔也渐渐与其他族群融合,尽管印度教文化在某些地区有所遗存,但现今的东南亚土著并不再被视为印度后裔。因此,尽管印度教文化对东南亚有着深远影响,但与印度本土文化的差异也逐渐加大。
更晚一些,约公元11世纪左右,一支影响深远的族群开始迁出印度,那就是吉普赛人。吉普赛人在12世纪左右首次进入欧洲,并以流浪生活为特色。起初,欧洲人并不清楚他们的来源,鉴于他们最初出现在南欧,因此欧洲人错误地认为吉普赛人来自埃及,所以将他们称为“吉普赛人”(Gypsy),这一名字与埃及人相关。然而,随着语言学和基因学的研究,学者发现吉普赛语言与印度北部多姆族(Dom)有着明显联系,最终确认吉普赛人源自印度。即使如此,吉普赛人在欧洲及美洲生活了数百年,他们与当地人的混合已经相当深刻,因此他们现在并不被视为印度的后裔。
另外,从公元7世纪起,印度商人也开始在阿拉伯半岛广泛经商。到了15世纪,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已经成为印度商人的重要聚集地。进入16世纪,居住在当地的印度商人逐渐积累了显著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,其中一些人甚至成为阿曼政权的高官。这一历史渊源也使得阿曼的印度社区得以延续至今。根据统计,阿曼的230万总人口中,大约20%为印度裔,因此可以说,这个印度社区是殖民时期印度移民历史最为深远的遗存之一。
然而,尽管印度人早在古代就有一定规模的海外移民,但真正大规模的移民潮,还是始于19世纪末英国全面征服印度的殖民时期。1833年,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,随后法国和荷兰也紧随其后,直到1848年和1863年分别废除奴隶制。之前的几十年,英法等殖民帝国已在其殖民地逐步废除奴隶制,这导致劳动力短缺。因此,大量来自印度的劳工被引进到全球各地,以填补这些劳工空缺。
19世纪初,印度沦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完全统治的殖民地,这一统治对印度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破坏,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不安。面对本土困境,大量印度的下层民众选择接受去海外工作这一命运。1830年代,印度劳工开始以契约劳工的身份被引入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,正式开启了印度人大规模海外移民的历史。随后,越来越多的印度劳工被带到毛里求斯、圭亚那、特立尼达与多巴哥、苏里南、斐济、塞舌尔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东非、南非以及澳大利亚等地,在这些地方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印度移民社区。与此同时,英国还将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保护国纳入印度管辖,进一步增加了阿拉伯半岛上的印度移民人口。
除了劳工移民,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,印度的商人、学生、政客等各类人才也陆续移居海外,特别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成千上万的印度士兵被征召至非洲、欧洲及亚太战场。许多士兵战后并未返回印度,选择定居于当地。二战后,尽管印度获得了独立,但由于与英国及其前殖民地依然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,大量低技术劳工继续移民至欧美国家。
进入21世纪,随着印度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,来自印度的高技术人才,如软件工程师,开始成为移民潮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今,印度裔移民数量已经遍布全球,尤其在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等发达国家。虽然这些印度裔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,但鉴于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,海外印度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甚至在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、文化和政治影响。
例如,毛里求斯是印度以外,印度裔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。根据2011年的数据,毛里求斯的印度裔人口达到了81.3万,占总人口的65.7%。早在18世纪,毛里求斯作为法国殖民地时便开始引入来自印度的奴隶,而1833年英国接管毛里求斯后,印度契约劳工的引入成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途径。到1920年,印度契约劳工的数量已超过70万,这使得印度裔成为毛里求斯最大的族群。自1992年独立以来,毛里求斯的历任总统几乎都是印度裔,这也让毛里求斯成为非洲唯一印度教占主导的国家。
在南美,圭亚那也有大量印度裔人口。英帝国废奴后,圭亚那成为了契约劳工的引入地。到1917年,圭亚那已接纳了大约24万人次的印度劳工,占其总人口的近40%。印度裔对圭亚那内政的影响也不可小觑,至少五任总统都是印度裔。此外,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、斐济、苏里南等地,印度裔人口的比例也都相当可观。
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印度裔人口重镇,尤其是新加坡,在1990年代以后,印度裔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,逐渐成为高收入阶层。
至于印度裔人口最多的国家,则无疑是美国。印度裔移民进入美国的历史悠久,早在17世纪,英属东印度公司就将一些印度仆人带到北美。进入21世纪后,随着印度高科技产业的兴起,印度技术移民大规模涌入美国,成为该国收入较高的族群之一。目前,印度裔的年收入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。
除了美国,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、加拿大、南非、英国等地也都拥有大量印度裔人口,这些印度裔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,还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、文化与政治格局。总体来看,正如海外华人一样,海外印度裔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为广泛,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